布鲁塞尔的浮木 返回菜单

陈升-布鲁塞尔的浮木

01. Airport Malpensa
02. 老嬉皮
03. 阿曼海湾
04. 啊!旅人
05. Voyage
06. Lilo
07. 六份地图
08. 啊!阳光
09. 旅程

◎ 聆音心语 ◎


“我们就像一块块漂浮在欧洲大陆里的黃色人种浮木;彼此看得见,却无法在激流中紧紧相拥;只有在偶尔碰触时磨砺出闪亮的泪光和欢笑”

——《布鲁塞尔的浮木》

这是一张需要静下心来细细聆听的专辑。

听陈升的喃喃低语,听那些发生在欧洲大陆漂泊的琐碎,听所有和心情和旅行有关的音乐。其实,说到陈升,说到他的音乐,那其中的每一曲旋律,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歌词,都需要有一颗安静的,略显细致的,心,去一点点感触,进而被感动。这个男人,面容沧桑深情款款,亦如他的音乐那般,忧伤的让人心动。

《布鲁塞尔的浮木》,一段段漂浮着的心情故事……

听这张唱片的时候,你或许正处于那26楼的阳台,微微探出去半个身子,张望着。窗外最好有风,那凉爽的微风,吹散了郁积你心头多天的沉闷,吹的你身体都开始虚无的飘摇起来。那阳光,就在你头顶的某个方向很温柔的斜斜散漫着。抬头的瞬间,你就可以看的到,那淡蓝色的天空中,丝丝缕缕的是云,随气流,一点点的从你眼前缓缓流过,渐渐消逝。然后又是丝丝缕缕的云,出现,再流过,接着消逝……清清淡淡的一种风景,清清淡淡的一种音乐,还有那细细碎碎的心情,在移动中在漂泊里,渐渐的发生、延展、弥漫到你身体的各处。于是,你的心,从26楼的高空,就开始任由着思绪飞翔,滑向那所有不知名的地方,随音乐一同散漫。

“Nothing good and nothing bad,from here to there,and everybody wants to escape from their own body,人生的旅途没有来,都是去的……”

那是一种很平静的流浪,有一些伤感也有一些无奈。然而却没有那种背井离乡的无根,慌张。所到之处,皆是风景如画般的美妙。你的对面,来来往往着各种各样的人:老人,青年,小孩,男人女人,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你于人群中突然看到一个和自己肤色相同的青年,于是你们友好的点了点头,笑了笑,然后擦身。你从口袋中摸出一个小小的火机,点一支香烟,开始漫步于碎石铺就的路面。看那些圆顶穹隆式的建筑,听那三三两两的街头艺人演奏不知名的旋律。

你就这样的缓缓行进,眼前的风景变了又变,心情也在改变着么?

伦敦,米兰,马德里,布鲁塞尔,布拉格,阿曼海湾……唱片中的陈升,就这样随意的说着,随意的唱着,似日记一般,用文字娓娓的道出了在旅行中的点滴感受。“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但我知道,留着,就什么都没有了……”陈升就是这样一个人,爱旅行,爱流浪,一次一次的安定下来,一次又一次的再度流浪……

这应该是一张随书发行的唱片吧。

在google中,随意的敲下了“布鲁塞尔的浮木”,于是下面的这段文字从渐渐展开的页面一行一行的映了出来:“陳昇,一個學生情人的傻憨模樣,寫出來的情歌不僅醉死人,寫出來的詩更是感性的讓人雞皮疙瘩掉滿地!"

透過這本書,我們又看到另一個面向的陳昇,喜歡他的人會愛死他!不喜歡他的人,會重新認識他!

也許是基於對流浪的憧憬,也許是體內原本就帶有不安定的因子,陳昇踏上了這段他所謂的「粗鄙的旅程」。而陳昇,則一路將滿溢的情緒化為文字與圖像,呈現在這本書裡的,就是這樣一種充滿了流浪與宿命的氛圍。

愛陳昇音樂的人,一定也會愛上他的文字。且讓我們跟隨著他的腳步,一起流浪去吧!”

这是一本陈升写他在欧洲旅行时所遇到的台湾留学生的故事。书的缘由来自四十二岁的陈升突然有一天就开始回忆起四十一岁生日的当天,他人正在意大利,一个人散步到米兰大教堂前,想到那是他生命中第一次一个人过生日,于是仔细思考着:自己应不应该再继续这样”顽皮”下去……

忽然就又想到了这句话:“生命的旅程没有来的,都是去的……”

一直流浪吧,我最爱的歌手
带一把心爱的guitar
做一个永远流浪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