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专访:子曰乐队主唱秋野 [打印本页]

作者: 沧海    时间: 2005-2-22 21:04     标题: 专访:子曰乐队主唱秋野

沧海:第一次听子曰是通过《北京乐与路》这部电影,耿乐、舒淇和吴彦祖主演的反映国内摇滚现状的片子,里面引用了大量的子曰的歌。子曰的歌很有特色,曲很平实,有民族的韵味,歌词也很好玩,很有那种中国式幽默的调侃味道。建议一听。

转帖的是张晓舟专访主唱秋野的文章,从秋野的说话的特色,可以大概看出子曰的特色。

子曰乐队秋野:不是摇滚没谱,是人没谱了 2004-12-24 作者:张晓舟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yr 点击:316

 

  最近中国摇滚、更准确地说是中国新音乐文化正经历一场争论和转型。央视拍摄的长篇纪录片《中国新音乐的N个瞬间》正在播放,而前几天,就红磡“中国摇滚乐势力”十周年纪念活动展开了一场激烈论争,何勇指责拒绝参加纪念活动的窦唯“现在的音乐没有人味儿”,而窦唯则认为这种纪念“毫无意义”,甚至指出“摇滚误国”。与此同时,即将于本月31日下午至明年元旦凌晨在广州时代玫瑰园举行的第二届新年国际音乐节则明确提出了“超越中国摇滚,和全世界一起High”的口号。

  中国新音乐将何去何从,本报特别约请乐评人、新年音乐节策划人张晓舟对即将参加音乐节的著名乐人展开对话,第一个登场的是被崔健誉为“中国摇滚20年最重要的乐队之一”的子曰乐队灵魂人物秋野,陆续还将有张楚、王磊、崔健等,敬请留意。——编者按

  回应“都说子曰够狠、够刁,歌里都是刺儿”——

  答:有感而发!阴时柔、阳时刚也!到底自己是个什么东西这也是“我”一直都想要知道的。

  回应“如何看待这些年来中国摇滚乐的发展”——

  答:没谱了!不是摇滚没谱是人没谱了。这种困惑不仅仅只属于我,大家都是一样的。区别只是有钱了在做什么、没钱时在搞什么吧。

  确实还有很多的中国字儿俺们不认识

  张晓舟:去年二手玫瑰参加了新年音乐节,今年轮到你们。很多人说,二手玫瑰的前辈就是子曰,你怎么看,两支乐队有交往吗?

  秋野:还可以吧。前辈定然是不敢当的,只是有些作品的创意比较接近。

  张晓舟:你们乐队究竟叫啥名字?还会再改名吗?“秋野”也是改的名字吗?

  秋野:都不是身份证上的名字,爻释是制作、子曰是乐队、秋野是本人,就像歌儿一样都是编的,哈哈哈……

  张晓舟:你读过《论语》吗?整本读?你信《易经》吗?从儒到易,从佛到道,或者奇门遁甲、怪力乱神你都感兴趣吗?

  秋野:读过。当然是整本儿读了,只是记不住。偶尔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人和事儿会想起书里所描述的那样,咋就说得贼准呢!哈哈哈,《易经》也如是!至于怪力乱神嘛,本人可能更相信一些个意识形态在不同的人身体上的附着。

  张晓舟:你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吗?你怎么那么有文化?

  秋野:金庸的都看过,李敖和南怀瑾的部分。我仰慕文化!自己有没有不太愿意知道!只是万一要是一不留神做出点没文化的事情来,希望朋友们可千万不要取笑啦,哈哈……

  张晓舟:你怎么那么没文化?你的歌里咋那么多羊肉串的味道、烧饼的味道?

  秋野:因为确实还有很多的中国字儿俺们不认识啊!就像吃东西一样。如果你吃了大蒜,口里不会是洋葱的味道啦。

  张晓舟:你是一个讲段子的高手吗?能不能讲一个最新的给大家听听?

  秋野:不太会讲笑话儿,只是偶尔会说些不过脑子的酒话。那我就试试了。

  张晓舟:你觉得世界上最大的教应该是那个呢?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圣母玛利亚还是巴哈伊教?

  秋野:睡觉!


作者: 沧海    时间: 2005-2-22 21:06

子曰乐队的其中一首经典歌曲《磁器》的歌词:

煮豆燃豆箕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抓一把土 撮一大堆 你吐口痰 呸 我洒二滴泪 搅和搅和掺和掺和成稀泥了 嘿 齐了 *

捏一个你 再塑一个我 我中有你 你中也有我 我们亲亲热热 拍拍握握 怎么着 我们是同胞兄弟 磁器 同胞兄弟

*这个同志嘛 本质是不错地但是 由于平时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以致于这个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总是在头脑里起着浅遗漠化的作用以致于它们在生活中不断地表现出来但是 啊 我们还是同胞兄弟


作者: 沧海    时间: 2005-2-22 21:10

乐队名称:子曰乐队 成员简介: 主唱:秋野 吉它:文林、于洋 贝司:秋野 爵士鼓:陆陆 打击乐:贝贝 子曰乐队——中国最具特色的摇滚乐队之一。他们有着奇特的“京味”,音乐中融入了方言、俗语、曲艺等形式。他们的歌被人称为“摇滚相声”,使人们难得的第一次从中国人的摇滚乐中找到了幽默,他们总用阴阳怪气的声音,唱出那些诙谐可笑却颇有韵味的歌词。他们身上独特的北京土味和对社会玩世不恭的态度。该专辑由崔健担任监制,也是崔健第一次给别人做监制。 子曰可算得上是第一支“京味儿摇滚”的乐队,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走唱与吟咏,和西洋摇滚的饶舌,呈现出一种不同的诠释和表现的手法。音乐中带进了方言、俗 语、曲艺等形式。听子曰的歌最大的感觉是幽默、诙谐、不太正经和过瘾。 专辑的演唱带进了许多地方戏曲的唱腔,听秋野的唱,有 点儿痞,让人忍俊不禁。《乖乖的》中的父亲操着一口天津话,《磁器》(即原来的《好好兄弟》)中的领导的南方口音,还有《门前事儿》中第一句便是典型的京韵大鼓 唱腔:“我家的门前儿有根电杆儿,上面有五条高压线儿。”摇滚在中国一直是被当成是一种严肃、正经、深沉 的艺术,而子曰音乐所表现的幽默是中国摇滚团体中少见 的。 子曰的歌里能给人一种十分强烈的画面感、十分鲜明的人 物形象及强烈的情节冲突感。“我”这个形象总是被放在一个弱小、悲惨的位置上,像《乖乖的》中那个总想张口对爹说说却总是随即招来一个大嘴巴的儿子;《门前事 儿》里那些电杆上的无辜无助的小鸟;《大树》中那棵院子中央遭到雷劈的大槐树……而子曰都用诙谐、幽默的手法来刻划这个“我”,在看似幽默、诙谐的演唱中实际上 让人们品尝到的是一种悲哀。这无疑为作品增添了戏剧化的效果。




欢迎光临 薰衣草论坛 (http://121.41.52.248/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