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麦田之声
是在多年前某夜的电台里,听见一个男人嘶哑的声音,似有撕心裂肺之痛,刹那让痛感袭击中心脏,沉浸入他的声音,欲罢不能,仿佛有无法言说的伤痕任时间抹煞不尽,却于无涯时空之中绵绵不绝而来,无计可消除。
自此,记住了一个歌者张洪量和他的“情定日落桥”。此后经年,反复踏破小城音像店,遍寻不着整日牵挂的CD。渐渐倦怠,愿望却时时蜷缩于心的某个角落,晾晒时空自感叹一番。
一直,隐隐觉得那座叫“日落桥”的桥上该有一个如何的故事发生,却是无从知晓,只好暗自于揣摩幻想中徜徉。故事,该是伤感而疼彻主角毕生的。
偶然的一日,懒洋洋的午后,临窗,闭目,耳朵里塞着耳机,仍然是电台,传出他的声音。音乐一响,心就不再沉静,思绪开始翻飞,想是多年以后,心里仍然塞着一座桥,而桥上又是怎样的悲欢离合呢。
重新开始寻找CD的旅程。
CD的封面,一袭黑衣,忧郁的眼神,孤独地在店里最下面一层上。心跳几乎停止,我想我终于可以拥有它了。
“曼哈顿大桥落日的薄暮升起了[再见]成为我一辈子找寻你的唯一线索……[情定日落桥]一个真实的故事。”CD的文案上这样写到。原来世上真的有一座桥。原来久远地几乎被尘封的年代里,真的动荡着一个爱情故事。
后来才知道张洪量去过纽约获得电影硕士。难怪,难怪乎音乐里可以幻变出一幕幕电影场景。
音乐缓缓响起,张洪量用低沉的声音拉开爱情的帷幕。落日的暮色中,她目不转睛地望着他背影渐渐消失于曼哈顿大桥的那一头。是在公元1937年,她是美籍的女孩子,他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唐人街相识,然后相爱,跨越了国界,甜蜜而幸福,开始共同编织未来。他要回中国的家,他要告诉他父母他要娶一个外国女孩子。
他们从唐人街缄默着步行走上曼哈顿大桥。将要离别,但是不害怕,她坚信,等他回来,他们就可以结婚,可以有几个孩子,聪明活泼的儿子及女儿承欢膝下,总之是幸福的。
再见,他说。
可是,他再也没有回来。他永远地消失在曼哈顿大桥的另一头。
从此,再见,成为她一辈子找寻他的唯一线索。
1937年,那么久远的一个年代,封建的中国。他父母是否能够容忍他娶一个外国女人,此后抗日战争开始他是否在战乱中丢了性命。或者他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一个中国女人为妻,再也无法去实现离开时候的承诺,或者由于无法预料的原因他无法回去,却在煎熬中孤老终生。
而她,是不是一直站在桥的这头,等待着他归来。她是不是仍然坚信他们会再见。当她顶着满头苍发,望着俪影双双的年轻情侣走上桥头,心头的悲伤和思念是否会强烈得无以复加。当她依然年轻的时候,或许仍有优秀男子追求与她,当垂暮时刻,会不会在心里留一声叹息,还是无悔于曾经的沧海,终将一生幸福寄托于他的如约归来,终将一生孤苦无怨与他的那句再见,因为他让她无法再爱。
她目睹着幸福离去再也找他不到。他让自己如烟花一般在她面前绽放后消失不见。
我们,都无从知晓。只知道他们的爱情故事被传说着演绎着。
只需静静地听,让时间,让空间都静止如水,让未竟的梦伸展延续,给它一个圆满的结尾。我们曾经的淼茫沧海,却在这一刻波动起伏。纵然往昔使自己泪流满面,却终究要承认它是美丽的,即使是残缺的。发现心中所爱与梦想刹那间变得清晰无比。
还是在这样的音乐中,萦绕这样的爱情故事,遥念冰雪掩盖的回忆,放肆地恸哭一回。
让无法遗忘的曾经铭刻更深。
若不是有了千万里的距离,我们怎能至死无法相见。用蓄满眼眶的泪,来想念那个人,那个此生最爱却又无法去爱的那个人。
有种想法突然变得强烈,就想到那座桥上走一走,不知道能否逢着白发苍苍的的她伫立在桥头。想看看她眼角隐忍的泪,想告诉她,我一直都知道她。想把CD送于她,让她听听有人为她写的歌,让她知道她的故事被牵肠挂肚至今。想让这首歌轻抚她衰老的容颜,给她等待的心一份温暖的慰籍。
倏然想起,张洪量最早的一盘CD是“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他神情款款,手持一只红玫瑰。莫非开始的渊源他就知道自己日后会写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
想必在曼哈顿大桥上,手持玫瑰的该是她,望着桥的彼端,心底叹息和呼唤,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你可知道这等待即将耗尽我的一生。
我的一生,情定日落桥,是你让我无法再爱。
喜欢童年,天空之城
貌似视野太窄,罪过呀~~~
欢迎光临 薰衣草论坛 (http://121.41.52.248/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